目前分類:理學檢查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【沒事多喝水】
常在FB看到網紅自我挑戰一個月不碰含糖的飲品,每天只能喝無色無味的白開水。挑戰的人通常前半月挺痛苦的。半個月後身體適應,皮膚開始出現自然光澤,粉刺跟痘痘都減少,整個膚質超像塗上素顏雙,體重也減輕了好幾公斤,看的真的很有感。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517世界高血壓日】

台灣十大死因當中,和高血壓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就占了一半以上,包括腦中風、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,以及腎臟病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-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,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4.1%,約4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高血壓,估計罹患高血壓民眾有462萬人。究竟要如何量得正確的血壓數值呢?以下提供簡單的原則(五個W,一個H)供大家參考: 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【您有量對腰圍嗎?】
依據國民健康署103-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,40到64歲民眾有51.2%腰圍過粗、28.7%體重過重(24≦BMI<27);男性腰圍過粗、體重過重比率則分別為46.1%、32.8%。因腰圍過粗、體重過重都是健康問題的重要警訊,且三高、腰圍過粗、體重過重平時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,很容易被輕忽。個案55歲的劉先生原本對於自己的鮪魚肚相當自豪,並自稱是宰相,因為肚子能撐船。由於平日生意忙碌,對於身體健康一直不以為意,在女兒婚禮的前一個月,工作時突然眼一片黑,昏倒後送醫,經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(TIA),治療後返家,劉先生自我嘲諷說:差一點我就無法牽著女兒的手走紅毯,從宰相變成膨肚短命了。國民健康署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量血壓、體重及腰圍,才能去除無聲健康殺手,趨吉避凶獲至幸福健康人生。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不要忽略心電圖檢查】
心電圖是將心臟肌肉收縮時所發生的微弱電流變化,記錄成波形圖案,再根據波形的變化觀察心臟的功能。心電圖檢查大部分反映病症的表現結果,對於像是冠狀動脈疾病、心衰竭、心律不整等病因的診斷,往往無法單獨藉此檢查當下立判。因此,心電圖雖然具有一定的參考與判斷功能,也是篩檢心臟毛病很好的工具,但不能以此做為診斷時百分之百的依據。日常生活中常感到心悸、胸悶、呼吸困難等不適的人,或本身有遺傳心臟病、抽菸、三高過高者,更應該把靜態和運動心電圖列為每年必要的檢查項目。

三種心電圖比較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】
脂肪依照堆積的部位不同,可分為「內臟脂肪」及「皮下脂肪」兩種。內臟脂肪是附著在腹部、胃腸周圍的腸系膜(為了固定腸子位置的薄膜)上的脂肪組織可以支撐、固定內臟。如果您的內臟脂肪數值如太高就容易有高血壓 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心血管疾病發生。而皮下脂肪,顧名思義就是附著在皮膚之下的脂肪。它不只能儲存脂肪,還能保護來自外界的寒冷或衝擊,正常地維持內臟的位置,在維持健康上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另外,塑造出女性化的圓潤身體的,也是皮下脂肪。尤其是年輕女性,為了要承受懷孕及生產,皮下脂肪就更容易囤積。通常我們用手就可以將它捏起來,舉例來說如果腹部脂肪大量的增加,就會形成二三層的游泳圈,一般來說很多的女生都屬於皮下脂肪過高的類型。而男生通常都是屬於內臟脂肪過高的類型,脂肪囤積在腸胃附近,所以,腹部都會鼓起來,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啤酒肚。
而每個人在胚胎期便決定了兩者比例的不同,因此也造就每個人體態與代謝程度不一的情況,內臟脂肪最容易觀察的表徵便是腰圍大小,內臟脂肪過多會導致腹部肥胖(也就是腰圍過粗),而且內臟脂肪活性大,會釋出游離脂肪酸,流入肝臟導致胰島素阻抗,就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各種代謝性疾病的機會。依據衛生福利部的建議,我國成年女性腰圍若超過80公分(約31.5吋),成年男性腰圍如果大於90公分(約35.5吋),就屬於肥胖。而男女正常的內臟脂肪數值分別為4~6和 2~4。若數值在10~14為肥胖,可能有脂肪肝的問題。而超過15以上則為危險,需趕快減肥及就醫。

 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【基礎代謝率BMR
基礎代謝率 (basal metabolic rate, BMR),或稱靜態代謝率(resting metabolic rate, RMR)。指的是人體在24小時內,靜臥狀態下所消耗的熱量,是維持生命所需的最小熱量,包括維持呼吸循環系統、神經系統以及肝腎等器官組織的運作。簡單來說,若你的基本代謝率是1200卡路里,而你整天都在睡覺,沒有任何其他活動的話,這天便會消耗1200卡路里。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【您的身體年齡幾歲?】
您的實際年齡並不代表你的身體年齡。體年齡是基於基礎代謝率的估算,且考慮其人體體組成成分與WHO(世界衛生組織)所訂定肥胖程度等因素綜合所呈現的數值,來判斷與受測者實際年齡的差異。
當基礎代謝變差時,身體年齡就會變得比實際年齡來得老。如果這些數值高於您的實際年齡該有的數值,那就證明您的身體正在加速衰老中,身體的代謝功能會逐步下降,如果沒有控制或調整飲食習慣,長期下來有可能產生「代謝症候群」,進而會發展成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讓健康亮紅燈。建議您做健康檢查來更清楚了解身體是否有哪個地方需要調整,才能有效將體年齡降到適合的數字。
 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你的BMI多少?】

BMI超過標準容易引發💢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病問題,因此更該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唷。 

文章標籤

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