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尿液顏色】
水約占人體重60%,是人體最重要成分之一。不同的尿液顏色,可以了解體內水分是否足夠?這是因為主導身體電解質平衡的腎臟,會藉由尿液量調節身體水分。當你喝進超過身體所需要的水分時,腎臟會自動將多餘的水過濾、經由尿液排出。成人一天的平均排尿量,一般為1200~1500ml,在正常情況下,尿液大多呈現透明及淡黃色。當水分攝取量不足或發汗太多時,必然尿量減少,其顏色就會變得較濃,所以早晨起床時的第一次尿液顏色也會較深。

一天排尿多少次才算正常?

每個人飲水量不同,所以排尿次數也有所差別。但總體而言,人一天排尿量1000~2000毫升才算正常,以1500ml為宜。排尿超過2500ml算多尿,你要適度減少飲水量。而排尿少於400ml就算少尿,這時候就要多喝水,尿液顏色才不會黃黃的在正常排尿範圍內,正常人每天排尿4到6次,一般一次尿量200毫升到500毫升左右。但如果你白天或晚上沒喝多少水,卻老是尿急,頻繁如廁,就要留意是否患有疾病了。


 

 

尿液顏色

 

如發生尿液異常顏色,常常是食物或藥物所造成的,也有可能是疾病的症狀表現。若尿液顏色出現異常,不要驚慌,這可能是身體健康的警訊。除了注意自己的飲食及使用的藥物,更應尋求醫師的專業診斷並接受相關檢驗檢查,確定真正發生的原因。
 
尿液檢查可分為三種方向:
肉眼檢驗
透過肉眼檢驗,醫生會觀察尿液顏色,以及清澈度,如果尿液有明顯變色,可藉此判斷患者身體狀況。

化學試紙檢驗
患者尿液樣本亦可能接受化學試紙檢驗,檢驗師會將試紙放入尿液中,觀察尿液酸鹼值、尿液濃度、
潛血反應,以及尿液成分分析。

顯微鏡檢驗
尿液樣本經過離心機處理後,再將沉澱物取出、放在顯微鏡下,觀察其中的細胞、結晶、細菌等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