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C型肝炎】
C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傳染。因此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、注射器或接受污染之血液、血液製劑、使用滅菌不完全之器械(具)均有可能感染,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、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(如刮鬍刀、牙刷、指甲剪、刮痧板)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亦可能發生感染,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%,如果產婦為C型肝炎合併感染HIV,會增加其新生兒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。具有感染風險的族群,例如:

(一)過去或現在是靜脈注射藥癮者。
(二)接受未經篩檢anti-HCV的血液製劑或器官移植者。
(三)洗腎患者。
(四)醫療工作人員暴露於已知C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針扎者。
(五)HIV感染者。
(六)C型肝炎感染者所生的子女。
(七)C型肝炎感染者的性伴侶。

潛伏期 : 週-6個月,通常為6-9週。

發病狀態 : 急性感染後,約20-30%患者有臨床症狀,可能出現發燒、疲倦、厭食、隱約腹部不適、噁心、嘔吐或黃疸等相關症狀。當血液中病毒性C型肝炎抗體(anti-HCV)呈現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,且可在血液檢驗到C型肝炎病毒(HCV RNA),表示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。慢性病毒性C型肝炎,約有70-80%會演變成為慢性肝炎,更可能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。

預防方法 : 
(一)目前C型肝炎無疫苗可預防,應採取的預防措施:
1、使用拋棄式注射針具及針灸針具,穿耳洞、刺青工具等需充分消毒滅菌,並避免不必要的輸血、打針、針灸、刺青、穿耳洞等行為。
2、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、牙刷、針具、刮痧板、指甲剪,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感染。
3、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,不從事無保護的性行為。
4、醫療工作人員執行病患之醫療處置,如有血液暴露風險,應採取預措施,避免相互傳染。
(二)有感染C型肝炎風險的人,建議接受B、C型肝炎衛教及篩檢,如為HIV感染者,建議依「愛滋病檢驗與治療指引」,每年定期監測anti-HCV血清學變化,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,並保護自己的健康及避免傳染他人。

 

C型肝炎

arrow
arrow

    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