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早期篩檢肝癌】
「沒有不舒服症狀,每天正常吃飯、睡覺、上班,體力也都沒問題,怎麼可能會得肝癌?」很多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的患者,通常都無法接受為什麼肝臟長了腫瘤,一點感覺也沒有?肝臟是沒有神經,只要有部分正常的肝臟還存在,就可以維持一般的生活機能因此,能保持作息正常並不代表您的肝臟就沒問題,必需每年靠健康檢查才能確定您的肝臟是健康的。
肝癌早期無症狀,肝癌轉移也不一定會有症狀,就算有,也可能會被誤判或忽略。因此,肝癌患者若身體出現異狀,應請醫生仔細檢查,不要自行判斷。
肝癌的主因是慢性肝炎,長期慢性肝臟發炎,可能導致肝硬化,罹患肝癌機率大增最後不是換肝就是死亡。而肝硬化患者每年約有3~5%有機會會變成肝癌。長期大量飲酒者容易出現脂肪肝,即便您滴酒不沾但是有肥胖問題、糖尿病也有可能患脂肪肝。若脂肪肝越來越嚴重,就可能發展成肝纖維化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。有些脂肪肝患者甚至不經肝硬化,直接發展爲肝癌。定期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是上策。


建議肝癌檢查項目
1. 腹部超音波掃瞄
超音波檢查是無侵入性檢查。無痛、迅速、安全,不像電腦斷層攝影有放射線傷害,因此可用於連續追蹤檢查。超音波掃瞄可以將小至一公分的肝癌診斷出來,透過有經驗的醫師檢查,結果十分可靠。

2. 胎兒蛋白(AFP)抽血檢驗
罹患肝癌時,大部分患者血中的胎兒蛋白會升高,但仍有少部分如末期肝癌患者有 l5%胎兒蛋白不會高,而五公分以下之小型肝癌也有三分之一胎兒蛋白正常。因此,胎兒蛋白正常不一定表示沒有肝癌!其他常用來治斷肝癌的方法還有腹部電腻斷層掃瞄(CT)、腹部核磁共振掃瞄(MRT)、與血管攝影。各種診斷肝癌的方法需要合併參考,其中以胎兒蛋白及超音波檢查兩項合併使用,診斷價值最高。有時做完上述這些檢查,仍無法判定所看到的肝腫瘤是不是肝癌,此時便須要做肝穿刺來做進一步的確認,以幫助臨床醫師做出最佳的治療。

3. B 型及 C 型肝炎患者,肝功能正常且無肝硬化者,建議半年做一次胎兒蛋白(AFP)檢查,每一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掃描即可。如為肝硬化患者,請您3 到 6 個月追蹤一次腹部超音波。

 

 

未命名-1(2).jpg

 

2017癌症前10大排名(1).jpg

arrow
arrow

    壹生健康檢驗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